小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特点及收运处理现状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3/6/19
小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特点及收运处理现状
生活垃圾产生的特点 由于市民环境意识不高,生活垃圾不能做到定点定时投放,垃圾产生源相对分散。 生活垃圾收集设施不规范,造成生活垃圾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受人口结构、生活消费水平、燃料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小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可回收物比例低,无机物比例大,生活垃圾容重偏大,热值偏低。 垃圾收运及处理现状 目前,中、小城市生活垃圾的收运方式比较落后,袋装收集、压缩运输的比例很低,分类收集工作开展滞后,许多城市的生活垃圾还不能达到日产日清,缺少规范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处理仍以简易填埋为主,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甚至还有个别城市的生活垃圾还处于分散堆放的状态,实现不了对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 生物处理(含堆肥)技术 生物处理(含堆肥)处理是依靠自然界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促进生活垃圾中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生物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生物处理技术需特定的温度、湿度及通风条件。 生物处理(含堆肥)技术的优点是投资成本介于卫生填埋和焚烧处理之间,生活垃圾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缺点是堆肥产品销售困难,需要有较好的市场机制配合,同时还需要一定的配套法规、政策的扶持。中小城市应根据自己城市的经济状况、地理特点及生活垃圾的特性选择单一的或者综合的垃圾处理方式。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建议 编制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指导生活垃圾处理持续深入发展,防止盲目攀比,低水平重复建设。 建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法规体系,坚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重点抓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规定、生活垃圾处理标准、生活垃圾收费管理办法、生活垃圾特许经营等规章、规范建设。 改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实行密闭运输。为避免生活垃圾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和清运车辆的严重亏载,应重点推广垃圾压缩车及压缩式垃圾中转站。 |